鲍尔吉·原野《万物有信书系》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9日,鲍尔吉·原野《万物有信书系》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湖南出版集团主办、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出版人、评论家、儿童文学专家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鲍尔吉·原野全新力作的文学价值与艺术魅力。

△5月9日,鲍尔吉·原野《万物有信书系》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万物有信书系》为鲍尔吉·原野原创书信体散文新作。书中的万度苏草原不过是北方常见的牧区,在作者奇谲而深邃的书写下,喜鹊、灰尘、马镫、麦穗鱼、羊羔、马头琴、灰椋鸟等小生物、小物件都成为有思有情的存在,所有存在者平等而相通。它们纷纷提笔写信,万物有灵有声,处处都有值得探索的谜团。从肉眼难辨的灰尘,到浩瀚的宇宙,都在信中徐徐展现。
《万物有信书系》的出版,是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深耕原创儿童文学、践行文化使命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湘少社北京出版事务所“梦想家”品牌首发重点产品。书中既有对自然奥秘的诗意探索,也蕴含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感知世界的全新窗口。

△《万物有信书系》,鲍尔吉·原野 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研讨会上,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分别从作品、作者和编辑的角度出发,举例分析了三封书信。在他看来,优秀的童书出版,以文学的高度、品牌的温度、编辑的精度三者协同发力,“我很高兴在《万物有信书系》上看到了这样的光辉,我相信读者拿到这套书时的喜爱和兴奋绝不会亚于我。”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表示,鲍尔吉·原野的确是自然之子,他的文中洋溢出草香、奶香、果香和牛粪火的温暖,他会用绝美的属于原野的文章感动每一个热爱自然和文学的中国孩子。“鲍尔吉·原野在我看来有三种身份:一是万物代言人;二是语言魔术师,他对汉语言的掌握程度,用他特殊的表达方式,相当于语言魔术师,至少我是望尘莫及,我写不到他这样,虽然我也是那块土地上生活的;三是文体破坏者,他把童话、散文、散文诗全部打乱,变成万物有信。你说它是长篇小说?肯定不是。你说它是散文?它还有好多童话。你说是散文诗?也不是。但是它就存在着。我觉得文体破坏者是有很大创造能力的作家拥有的特殊才华,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海飞盛赞了“书信”这一传统形式的新运用。“近年来,我每年都以书信评委身份参加万国邮政联盟国际少年书信写作大赛。万国邮政联盟主张互相之间写信沟通人类之爱,好多孩子写得很好。看了原野先生这套书系,立马想到书信是不灭的,确实在文学界,书信体文学是有传统的,儿童文学里面也是这样,国内有冰心的《寄小读者》。但是我觉得原野这个非常创新,我不说‘破坏者’,我说是‘创新者’,他在书信体儿童文学上是一个创新,作者将对话的主体由人扩展到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万事万物,极大地拓展了书信体写作的边界,这种感受令人非常强烈。”海飞说。
《儿童文学》原主编、评论家徐德霞评价,鲍尔吉·原野的这套全新作品,是一套自然与人文之美兼具的杰作,思想有高度,生活有厚度,技巧很成熟。“我觉得,这套作品是鲍尔吉·原野先生创作上的又一个可以冲击鲁迅文学奖的作品。作品对我们当下的创作、对我们作家是有启示的,包括他对生活的那种态度很多作家不具备,我们只是表面地了解一下生活,而不管什么年代的生活都敢写,拿来就写。他对生活是真正把熟了才写的,绝对不一样。我觉得这套书特别适合对孩子进行阅读写作的指导,拿着当范文一篇一篇解读都可以,它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分析,里面都有内涵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图画书创作中心主任陈晖指出,《万物有信书系》确实是散文名家和文学大家的一套精品力作,其创新性来自于它冲破了一般的童话逻辑,包括童话逻辑里面的事理逻辑:谁给谁写,是全新的,是自由的,是开放的,甚至有时候是逆向思维的,发散性的。“这样的浪漫主义首先表现在一种自由的、自在的书写,这样就多了一种丰沛,多了一种像钻石一样的多面和多层。”陈晖说。
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评价,鲍尔吉·原野这套书是在给孩子们做示范,示范如何培育自己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力真是太精彩了,就像生命力旺盛的蘑菇菌,落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长出粗壮的蘑菇来,而且还能长出花色不一样的蘑菇。他的想象常常是出其不意,这也是他最有诱惑力的地方。”贺绍俊说。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王林用辽阔、温柔、明朗三个关键词概括了他的感受:“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是以哲学为基础的,是用极浅的文字写出极深的哲理来,这个‘深’不是现代哲学意义上的那个‘深’,而是让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些浅语,能够体会到生命哲学背后的宇宙观、生命观。而这些东西在原野老师这套书里面我真的是感受到了,既写得浅也写得非常深的状态。”王林说。
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李潘分享道:“这套作品里面都有一个特别深的或者特别醒目的词挂在那个地方,就是‘情’。这种情是对孩子的情,对万物的情,对整个世界的情,至深、至诚、至浓,才会构成这样的三本非常震撼人心的书。”会上,李潘还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万物有信书系》的优美选段:“我从给你写信的这个地方出发,一直游到下游,中途会遇到一个像码头似的老榆树的树根,还会遇到一片毛茛草丛,他们开黄花,再往前是款冬草丛,他们的花蕾可入药……”
青年评论家、《文艺报》社评论部编辑教鹤然直言:“作家把天地间那些看似不能交流、不可对话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都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是和这些动物、植物器物和天地万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空间上,还有很多很多无限的可能是我们之前的这些想法和观察没有看到的,这套书打开了这些意义的空间,让生机勃勃的世界在信的形式中复活。”
会上,鲍尔吉·原野分享了创作心得。他提到,《万物有信书系》凝聚了他的心血和热情,是他创作生涯的最为看重的作品。在书里,他是万物中的一员。“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并为此感到幸福。在《万物有信书系》里,我觉得获得了一个机会,那就是实践罗素所推崇的简单而深远的写作,以浅语写深情,以万物写人生,致广大而尽精微。我曾经说过全心全意为大自然写作,用大自然温柔人们的心灵,《万物有信书系》就是一个例证。”鲍尔吉·原野说。
《万物有信书系》责任编辑、湘少社北京出版事务所品牌主理人周倩倩分享了这套书编辑背后的故事。她表示,在尊重作家创作的前提下,以第一读者的视角努力推动文本臻于完善,这种关系建立在作家和编辑的相互信任与专业碰撞的基础上。她提到,鲍尔吉·原野创作中自然流露的儿童视角与天真特质,既是儿童本位的生动呈现,又能让成人读者穿越时空与自我对话,印证真正经典的儿童文学具有全龄段的精神共鸣可能。
湖南出版集团、中南传媒有关负责人表示,鲍尔吉·原野的这套作品用文字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篇一篇的散文、一个一个的故事,它就是一首诗,它就是一首歌,它就是一幅画,它就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相信这本书真正能够得到孩子们的喜爱。
作为一套兼具艺术创新与社会价值的作品,《万物有信书系》已受到文学界与出版界的广泛认可。新书的出版,不仅为儿童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思考维度。它以文学的方式重新连接人与自然,传递出对生命、对世界的温暖信念。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