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四位一体,怀馥作品巡展来到成都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诗文、书法、绘画与印章常常不分家。历代有成就的大艺术家,往往诗、书、画、印皆精,如王维、苏轼。书画本同源,只不过在发展过程中分流,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门类。如今,许多对传统意境有所追求的艺术家也在努力达到“诗书画印”四全,青年艺术家怀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书画界嘉宾观展
7月12日,“游于艺——怀馥诗书画印作品巡展”成都站在四川福宝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怀馥的国画、诗词、书法、篆刻作品160余件。是继北京八一美术馆、山东省文化馆、深圳天空美术馆后的第四站。本次集中展出的作品多为新作,时代性特征突出,代表新时代新气象,是怀馥创作生涯的又一次总结和新的起点。

展览现场怀馥作品
怀馥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广东,深受岭南祠堂文化影响,自幼好习传统,以古为师,精研古典诗词格律,创作上以古体诗、格律词为主;在书法研习创作时,上承古风,立足传统,追求正大气象的书法风格,注重线条的表现形式,强调书写性和文化性,近阶段发轫于秦简牍书、汉篆碑刻等书学方向,着力于对厚重朴茂的追寻,细致而敏感地发掘、发挥其线条的转化之功,并能够与绘画创作相融合。

展览现场怀馥作品
怀馥以诗滋润书、画、印的艺术精神,融哲思画理于生活情趣。他的作品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和时代特点,花鸟作品一类以水墨为主略淡彩,追求宋元庄重闲逸的格调;一类则是色彩浓郁,具有富丽堂皇的明清宫廷意味。书法作品学古尚奇有清俊跌宕之姿,与画面情景交融、妙趣横生。篆刻作品宗秦汉古风,汲取近人王福庵、赵之谦、陈巨来等诸家精华,线条雅逸爽畅,空间布白自然顺和。其格律诗体声韵节律隐含炼句之功,与他追求的“雕琢见自然”的整体风格相映成趣。
展览现场怀馥作品
本次展览以“游于艺”为主题,寓意着艺术家怀馥在诗、书、画、印四大艺术领域中的自由穿梭与深刻探索。怀馥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创作出了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

展览现场怀馥作品
怀馥认为,当下艺术提倡传承与创新,但是许多人太注重创新,导致传承不太够。他提到的传承是全方面的,而不是蜻蜓点水,“传统的东西学满了,溢出来那部分才是创新。如果传统都学到半桶水的话,这种创新我觉得就没有更高的价值了。”在本次“游于艺”的巡展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怀馥对传承创新观点的展示。
青年艺术家怀馥,原名李建锋,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17至今创作大型主题性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获奖入选十余次。2019年以优异成绩入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中重要主题性创作分别三次在中国美术馆获奖展出,作品《粤港早晨·精工筑梦》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本次展览展至7月21日。
(图据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