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赏花好去处,呈贡“花屿生活节”邀您共赴花都浪漫
为迎接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同时丰富“五一”假日旅游市场供给,促进花文旅融合,4月30日,由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共昆明市呈贡区委、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昆明市呈贡区委宣传部、昆明市呈贡区文化和旅游局、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街道办事处、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卉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承办的呈贡区第十九届花都文化旅游节暨“送你一朵小红花”系列活动之“花屿生活节”在斗南花花世界前呈贡四季花海公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屿花为邻·万象新呈”为主题,将从4月30日,一直延续至5月5日,活动融合非遗文化、花海音乐会、花周边市集、亲子互动、宠物疗愈、花艺走秀等多元体验,打造一场“鲜花+”的文旅盛宴,邀广大游客共赴春城浪漫之约。
多元场景融合
解锁花卉新玩法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集散中心,全国每10枝鲜切花中就有7枝来自斗南,其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人流量及出口额连续26年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斗南花卉交易量达141.76亿枝,交易额突破115.74亿元,出口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
除了产业端口,鲜花更是美好生活的具象化表达。本次“花屿生活节”结合“五一”期间昆明及斗南片区的旅游人群高峰,打造新型赏花旅游目的地:鲜花+节庆,鲜花+文化,鲜花+市集,鲜花+非遗,鲜花+音乐,鲜花+宠物,鲜花+亲子……提供独特的花卉文旅新体验,满足游客深度体验云南鲜花文化及本地市民城市微度假的需求。6天的活动精彩纷呈,等着大家前来体验。
大型花卉艺术打卡装置
延展花艺设计的无限可能

在活动现场,一组占地10米的巨型花卉艺术装置吸引了游客们的目光,装置选取云南八大名花中的“百合”为设计原型,将花朵的尺寸放大至2米~3米,可供游客在花朵下穿行,而当夜幕降临,整个花朵亮起暖黄色的光,将浪漫氛围拉满。
除此之外,现场还有簪花瓦猫、花漾剪纸、花海菱角、魔法花镜、漪梦长桌、鲜花座椅、鲜花秋千等多组花卉主题艺术打卡装置,不仅吸引了游客们前来拍照打卡,更是展现了花卉从“交易品”到“艺术品”的转变,彰显云南花卉的艺术潜力。
花卉主题市集
一站式体验“花经济”魅力

活动期间,同期举行“花屿生活市集”,内容涵盖鲜花基地、鲜花文创、鲜花周边、艺术衍生品、花饮花食、网红热植等诸多品类,游客可现场选购鲜花手工皂、永生花首饰等衍生品,品尝鲜花饼、鲜花茶等特色美食。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直言,以前只知道斗南的鲜花多,没想到这次能看到花卉这么丰富的延展性。

此外,顺丰速运也在市集亮相,可以帮助游客把选购的鲜花直邮到家。
花海音乐会与“花仙子”走秀
视听双重盛宴

在花海环绕的露天舞台,将上演主题音乐会,涵盖民谣、爵士、民族乐器演奏等风格。同步推出的呈贡文旅定制“花仙子”走秀,以呈贡非遗和呈贡老八景为设计灵感,演绎传统文化与现代花艺的融合之美。
宠物瑜伽与亲子手做
疗愈与科普并行

活动首创“宠物友好”专区,开设宠物瑜伽课程,主人可与爱宠在花田中共同舒展身心。亲子沙龙则通过花卉科普课堂、自然植物拓染等活动,让家庭游客在互动中了解斗南花卉产业背后的科技故事,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和有一种叫斗南的浪漫。
多维度互动
感受鲜花赋能美好生活

斗南鲜花的多,除了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品种上,琳琅满目的花材让所有步入其中的游客都挪不开眼。在活动现场,设置了“鲜花猜猜猜”互动区域,准备了30种不同种类的鲜花,若游客能知道10种以上名字,即可以获得呈贡文旅定制的限量版胸针、书签、冰箱贴、明信片、定制印章等纪念品一份。
另外,活动期间还有花植香氛以及插花沙龙体验互动,市民及游客可以通过呈贡发布、呈贡文旅公众号及花样呈贡小红书账号线上预约免费参加,切身感受花卉赋能美好生活。
非遗与鲜花共舞
呈贡绽放千年文化新韵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遇见鲜花的浪漫,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呈贡作为滇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瓦猫、板凳龙舞、菱角编制、滇剧、民间绘画、剪纸、臭豆腐等19项省市级非遗项目。在本次“花屿生活节”现场,首次将呈贡非遗技艺与本土鲜花产业深度融合,通过艺术装置呈现、非遗手工体验、非遗主题花仙子礼服设计等方式,让非遗技艺“活”起来,向公众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视觉盛宴。
云南时时刻刻花植设计团队和呈贡非遗传承人联手,将呈贡瓦猫、呈贡剪纸、呈贡菱角编织进行艺术化再创作,落地为3组大型艺术装置,吸引了诸多游客拍照打卡,在“网红效应”中传播非遗。

而现场的10组“花仙子”走秀礼服的设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设计师选取了呈贡非遗中的瓦猫、板凳龙舞、菱角编织、滇戏、农民画、剪纸、臭豆腐,以及呈贡老八景中的凤岭松峦、龙山花坞、渔浦星灯为灵感,制作了10套美轮美奂的花艺礼服,并于“五一”期间在斗南花卉市场、昆明高铁南站、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等地进行花艺走秀,向世界游客展示呈贡之美。
鲜花代表着呈贡的产业名片,非遗承载着土地的记忆,两者的创造性结合,是特色产业与在地文化融合发展的尝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真正“生根开花”。也通过 "花卉+艺术+非遗" 的创新融合,推动呈贡从“花卉交易中心”向“文化创意高地”转型,赋能春城花都文化活力。
花文旅融合升级
从“亚洲花都”到“文化花屿”

1983年,呈贡斗南村村民化忠义在三分菜地种下第一株剑兰,开启了云南花卉产业化之路。40多年间,斗南从“沿街叫卖”的乡村花市,发展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每日上市117类、1600多个品种鲜花,占全国鲜切花市场份额70%以上,出口50余国。2024年,斗南花卉交易量达141.76亿枝,交易额115.74亿元,形成覆盖种植、交易、物流、文旅的全球产业链标杆。
而在“中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看斗南”的盛誉背后,是永不凋谢的创新基因。近年来,呈贡也积极探索花文旅融合新模式,以“春城花都展示区”为定位,推动花卉产业向文旅融合转型。2024年“五一”期间,呈贡推出“送你一朵小红花”系列活动,并培训100名花卉导览员,提供专业讲解服务;13名基层工作者化身“呈贡推荐官”,用英、法、泰等六国语言讲述斗南故事,助力国际传播。

而今年五一的“花屿生活节”更是将“鲜花+”的场景融合做到极致,实现了从单一花卉交易向综合文旅体验的转型。立足花卉产业核心,解锁花卉文旅新玩法,向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展现斗南鲜花这一名片的无限可能性。
这个“五一”,不妨暂别喧嚣,在斗南的馥郁芬芳中,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让每一朵花讲述属于自己的春城故事。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
呈贡区第十九届花都文化旅游节暨
“送你一朵小红花”系列活动之“花屿生活节”内容概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