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诗为号 奏响英雄赞歌 公安诗人艾璞新书《丰碑》分享会在杭举行

时间:

5月10日下午,一场名为“忠魂耀史·丰碑永铸”——《丰碑》图书分享会在杭州上城区南星·有意思书房举行。

《丰碑》的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刑警》丛书签约作家、浙江省公安诗人艾璞,让英雄的故事有了更温暖、更奇妙的表达。艾璞用38年从警的经历与文学感知,书写那些“无声的脊梁”——每一首诗歌都是热血与信仰的凝结,负重与责任的担当。

现场云集了三十余位来自文学、公安、传媒等领域的嘉宾。致辞环节中,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上城区作家协会主席汪海英表示,《丰碑》不仅是一部诗集,更是艾璞老师人生阅历的真实映照。作品根植现实、源于一线,饱含深厚情感与力量,展现了公安文学独特而鲜明的表达风格。

作者艾璞以朴实真挚的语言分享了《丰碑》的创作背景,以31年公安新闻宣传一线的经验与文学笔触,用诗歌的语言为公安英雄画像铸魂。“我从小就崇拜军人和警察,他们是无声的脊梁,他们是这个时代坚强的守护者。”艾璞说。一首首诗歌、一段段精彩故事,是他对英雄的深情注目,也是对信仰的庄重致敬。

活动现场播放了3位嘉宾的祝贺视频,他们是作家、报人、木刻艺术家赵宗彪,茅盾新人奖、电影、电视连续剧《三叉戟》编剧吕铮,电视连续剧《大唐荣耀》作者沧溟水,以及《丰碑》书中的人物原型——2023全国“最美基层民警”陈飞深情朗诵艾璞为他创作的诗篇。

随后,来自四位文化界、新闻界嘉宾与艾璞老师展开了一场关于创作与生活的深度对话。

“《丰碑》写了大量的英模,他们拥有‘天黑黑,心朗朗’的非凡的情感情怀,‘奉献’是主旋律,‘牺牲’是关键词。《丰碑》刚柔相济的诗句背后,是情感情怀的交融。作者面对的是战友,是活生生的最可爱的人。诗歌,既是语言表达的‘惊愕’,更是情感表达的‘惊叹’。艾璞的诗歌,既有诗的毓秀,又有歌的韵味,这种韵味离不开丰沛情怀的丰满表达,也让诗歌的‘丰碑’挺立于人心之中。”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专家徐迅雷从新闻纪实角度剖析了《丰碑》的情怀价值。

“《丰碑》给读者塑造了一批优秀的警察形象,仿佛一座群雕。体现了艾璞作为警察诗人的鲜明辨识度。” 中国电力作协副主席、作家陈富强结合自身创作经历,探讨了英模题材的写作要义, “艾璞以诗的语言,用质朴而敬畏的思索,在纸上写出一个时代的正义与勇敢。”

“艾璞的《丰碑》是警界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的精神范本。是将铁血与柔情、责任与担当、对整个公安队伍的忠诚奉献作了诗意的诠释。” 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原总编室主任张建民则从文化传承维度,阐释了《丰碑》的精神内核。

“《丰碑》不仅具有文学的力量,也能拥有走进剧场、触达观众内心的艺术张力。”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主持人安峰老师以一段深情的朗诵,拉开了他对《丰碑》的真挚分享。

除几位主讲嘉宾外,现场还有多位嘉宾陆续登台,分享他们对《丰碑》的共鸣与感悟。浙江省公安厅原巡特警总队长、诗人沈秋伟老师,浙江省消保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崔子川老师分别发表感言,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英模精神在时代中的意义。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民警高梓源现场深情朗诵诗歌,以坚定的声音传递公安人的使命感与荣光。此外,艾璞老师年仅六年级的徒弟李煌也登台献诵,童声稚语中满载着对公安英雄的敬仰与热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上午刚加班完,下午就赶到的海宁市公安局民警徐耀,以一段普法脱口秀为活动增添轻松氛围,呈现了“警察故事”风趣幽默的一面,观众在欢笑中不知不觉感受到法治精神的温度。

分享会活动尾声,艾璞将签名的《丰碑》赠予南星·有意思书房,象征着精神火种的传递。“一本好书,是一座流动的丰碑”,这份文学馈赠将在书房持续滋养更多读者的心灵。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学的分享,更是一场精神的传递。以诗为号,奏响英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