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100多万,落网前1秒还在用AI查“诈骗判几年”?
“诈骗100万要判几年?”
“诈骗罪的构成要素?”
“网逃会被怎么侦查?”
“虎石台派出所所长是谁?”

抓捕民警冲进门时,犯罪嫌疑人刘某手机屏幕还亮着。AI智能搜索是他落网前试图抓住的“救命稻草”。
近日,沈阳沈北新区发生一起诈骗案,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实施诈骗后妄图借助AI逃避法律制裁,最终还是被警方绳之以法。
“我租给他们的钢板被卖了!”沈北新区某企业负责人孙先生心急如焚地来到虎石台派出所报警。
原来,此前孙先生将156块价值110余万元的钢板租赁给了刘某和连某某。没想到这俩“租客”心怀不轨,采用“租赁 + 转卖”的手段,将这批钢板卖到了钢材市场。等孙先生发现时,钢板已被切割打碎,两名“租客”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民警迅速尝试联系两名“租客”,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随后,民警按照登记的地址来到刘某家中。“他已经很久没回家了,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面对民警的询问,刘某的妻子无奈地摇头说道。
不过,民警并未放弃,经过进一步深入调查,从刘某放在家中的一部旧手机上发现了一个神秘地址和一串8位数字。凭借多年办案经验,民警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地址可能隐藏着重要线索。“走!去瞧瞧!”民警当机立断,直扑该地。

到达目的地后,民警敲了很久房门都无人应答。这时,民警尝试输入那串8位数字,“咔哒”一声,门锁应声弹开。屋内的犯罪嫌疑人刘某看到民警,竟竖起大拇指,感叹道:“真厉害!这都能找到!”
而此时,他手机屏幕上的AI还在飞速运转,回答着他提出的“诈骗100万要判几年?”“诈骗罪的构成要素?”“网逃会被怎么侦查?”“虎石台派出所所长是谁?”等一系列问题。显然,AI智能搜索成了他落网前试图抓住的“救命稻草”。

与此同时,同伙连某某得知刘某落网的消息后,心理防线瞬间崩塌,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审讯室里,犯罪嫌疑人刘某如实供述了犯罪经过:“我们俩是发小,平时靠接点小工程糊口。由于近期债务压力大无力偿还,便合谋以签订虚假工程钢板租赁合同为幌子,拿到钢板后立刻转手销赃,共计非法获利100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连某某、刘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来源:环球时报客户端、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