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Neo10Pro+发布 全球首台1千尼特激光电视面市|通讯Plus·早报
2K屏骁龙双芯旗舰 “超配双芯战神”iQOO Neo10 Pro+重磅发布
2025年5月20日,“超配双芯战神”iQOO Neo10 Pro+ 正式发布,售价2799元起,以同档领先的 2K Q10 珠峰屏与骁龙 8 至尊版双芯领衔 7 大“超配”,带来行业更好的超分超帧游戏生态,堪称“更为强大的游戏性能旗舰”。iQOO Pad5 系列、iQOO WATCH 5、iQOO 磁吸散热背夹 Pro、iQOO TWS Air3 和 iQOO 33W 自带线充电宝一同登场,与新机组成优秀的电竞生态,助用户的手游体验更上一层楼。

iQOO Neo10 Pro+ 搭载“芯片王者”高通骁龙 8 至尊版,具备 Adreno 830 GPU,携手 LPDDR5X Ultra(9600Mbps)和 UFS 4.1 组成“满血性能铁三角”,更有 iQOO 产品中迄今最大的 7K 冰穹 VC 液冷散热系统保驾护航,对比上一代散热能力大幅提升 15%,骁龙调校看 iQOO,助力手机强悍实力尽兴释放,持久高能。搭载 120W 超快闪充, 25 分钟即可将手机电池从 1% 充至 70%,36 分钟从 1% 充至 100%。
此外,iQOO 还联合抖音打造行业领先的电竞直播体验,首发“直播录屏双开模式”,与旗舰同款“iQOO游戏直播助手”一起,解决直播发热掉帧、投屏画质差、网络中断或延迟等行业难题,实现使用Neo 10 Pro+畅玩《王者荣耀》原生 120 帧 + 极致画质并进行直播,全程 120 帧满帧运行。
全球首台1000nits激光电视面市
5月20日,海信正式发布年度重磅新品——探索X1系列及星光S1系列2026款。此次发布会聚焦家庭影院体验的全面升级,通过影院级放映技术与家居场景需求的深度融合,两大系列产品重新定义了“客厅即影院”的沉浸式观影标准。

探索X1系列以“四大首创”为核心突破,首次将影院级放映技术融入家用场景,开启家庭观影的“放映级”时代。
其中,海信探索X1 Ultra是全球首台1000nits激光电视。这款新品还首次搭载与IMAX级影院同源的激光放映核心组件——双MCL39激光器与14.5° SST架构DMD芯片。这两大“心脏与大脑”的组合,曾仅用于价值数百万元的激光影院放映机,如今通过海信的深度研发调试,成功实现家用化。DMD芯片的微型镜面控光技术,配合激光器的高效光输出,使画面解析力、色彩还原度均达到影院级标准,每一帧画面都呈现出“通透、纯净、有故事感”的电影质感。该系列也是全球首款通过Hi-Res Audio认证的电视,支持96kHz/24bit母带级音质解析,内置上万首Hi-Res音乐专区资源,从硬件到内容全方位打造“声临其境”的影院体验。
星光S1系列则以“健康护眼+影院级质感”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普惠与场景化创新,重新定义了家庭影院的质价比边界。全系标配“行业唯一0有害蓝光”技术,并搭载电影院同源技术,让用户以亲民价格享受专业级视听体验,成为兼顾护眼、家庭娱乐与家居美学的全能之选。
卫星通信迈入“大众消费市场”:中国电信宣布手机直连卫星终端突破 30 款
据中国电信卫星消息,截至 2025 年 4 月,中国电信联合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中兴、三星等品牌推出30 款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终端,标志着卫星通信已经从“专业领域”成功迈入“大众消费市场”。
据介绍,通过优化天线设计、协议统一和功耗控制,普通手机无需外挂设备即可直连卫星,实现地面网络到卫星网络的切换。华为、小米等厂商深度参与,推动终端型号突破 30 款,多种机型供市场选择,加速普及。相关业务以香港为起点,正在逐步拓展至东南亚地区,目前已实现落地老挝,未来计划覆盖更多广阔地区。
2025 年 Q1 我国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 8.5 万亿元
5 月 16 日消息,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披露信息,2025 年一季度我国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 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9.4%。
一季度,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 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9.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 4.4 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部分分别增长 10.4% 和 8.2%。数字产业实现利润总额 5721 亿元,同比增长 7.0%。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部分分别增长 4.9% 和 7.7%。
截至 3 月底,我国已建成 5G 基站 439.5 万个,通信网络加快向 5G-A 演进升级,具备千兆服务能力的 10G PON 端口达 2925 万个,全国 86 个城市启动万兆光网试点部署。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 900 万,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深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加速覆盖,累计建成 5G 虚拟专网 5.8 万个,广泛覆盖工业、港口、能源等重点应用场景。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 27.28 亿户,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382 个,接入服务企业 50.8 万家,加快向“万物智联”发展。
2030 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 7.5 万亿元
据央视新闻报道,5 月 17 日,从 2025 数据安全发展大会上获悉,我国将培育壮大一批数据要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预计到 2030 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 7.5 万亿元。
作为全球首个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的国家,我国已初步构建起门类齐全的数据产业链。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年度数据生产总量达 41.06 泽字节,同比增长 25%。
截至目前,我国数据领域相关企业超 19 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超 2 万亿元。按照 20% 以上的年均增长率测算,2030 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 7.5 万亿元。
据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当前我们正谋划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到 2029 年要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
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成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重要突破口。2024 年全国地市级以上的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量增长 7.5%,开放数据量增长 7.1%,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同比增长 27.4%。
在数据要素与产业融合方面,国家正加快打通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壁垒,推动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深度融合,激活海量“沉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