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广电AI研究项目拟入选山东省网信领域软科学课题

时间: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2日讯 近日,山东省委网信办官方公众号“网信山东”公示了2025年山东省网信领域软科学项目拟立项结果,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申报的课题《人工智能舆论风险视角下的舆情应对与网络舆论引导发展新变化》成功入选。项目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舆情演化趋势,从技术、传播、治理等多角度出发,系统梳理当前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与新路径,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作为全国省级媒体机构中的先行者,山东广电自2022年起便开始布局元宇宙与人工智能领域。联合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成立的元宇宙与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实验室下设的山东一千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覆盖数字人研发、智能内容生产、虚拟场景搭建的完整技术链条。

在技术转化层面,实验室坚持“内容为王,技术赋能”的研发理念。2023年推出的超写实数字主持人“海蓝”,在全国两会期间实现多项技术突破:通过裸眼3D技术呈现政府工作报告亮点,运用MG动画解析发展数据,开创了虚实结合的新闻播报新模式。该成果不仅荣获国家广电总局第三届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更建立起涵盖技术先进性、应用安全性、效果逼真度的多维评价体系。

在新闻实践领域,山东广电已形成系列标杆性应用场景。2024年开播的《海蓝新声》专栏,实现从选题策划到播报呈现的全流程智能化:AI系统自动筛选热点议题,数字主持人完成多语种播报,智能语音系统实现音视频精准同步。该栏目常态化播出后,传统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与传播力得到显著提升,成为观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窗口。

在政务服务领域,与中国新闻名专栏《问政山东》的合作更具创新意义。研发团队构建的政务咨询大模型,整合山东省二十年政策文件数据,形成智能问答知识库。数字主持人“李莎”通过H5技术实现跨终端交互,用户可通过虚拟形象完成政策咨询、问题反馈等操作,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为“24小时在线的智能政务管家”。

面对AIGC技术引发的产业变革,山东广电正从三个维度推进战略布局:在技术研发层面,重点突破多模态交互、深度伪造检测等关键技术;在应用场景层面,深化“AI+政务”“AI+文化”等垂直领域探索;在生态构建层面,通过实验室平台聚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开放共享的创新共同体。

这些实践不仅重塑了内容生产流程,更推动媒体机构从信息传播者向社会治理参与者转型。正如课题研究报告所指出的,当人工智能成为舆论引导的基础设施,媒体机构需要同时扮演技术开发者、规则制定者和生态构建者的多重角色,在人工智能时代书写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