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金井镇:闲置农宅变网红!日均客流超200,村民月增收2500元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洋 星沙时报记者 吴杰)择菜、喂鸡的当口,一股浓郁的咖啡香飘了过来。这不是在繁华都市,而是在长沙县金井镇王梓园村的梓园山院。短短一年光景,这座由闲置农房“变身”的别致小院,成了日均吸引200多人次打卡的网红地,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

这座普通农宅的蜕变,始于返乡青年张恒宇的到来。被金井的青山绿水和好政策吸引,他成了这里的“金牌合伙人”。“落地王梓园,看中的是绿水青山,但真正让我扎下根的,是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张恒宇说,从用地协调到政策指导,一路绿灯,让他顺利盘活了这处闲置农宅。
投入200余万元,梓园山院建起了两座专业面包窑,烤出了独具风味的窑烤面包;还承包了附近三个山头约300亩地,生态养殖河田鸡,“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路子越走越宽。

小院的“火”,实实在在地惠及了乡亲。院里以高于市场价收购村民的农产品,还聘请周边村民参与运营,人均每月能增收2500元。“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顾家,这日子有奔头!”正在院里忙碌的村民范大姐笑得合不拢嘴。
梓园山院的“出圈”,也带旺了周边。眼下,它已与“临湖鲜”“月形山艺术空间”“南景饭店”等餐饮品牌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周边农副产品跟着俏了,乡村旅游也热乎起来。
金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成功实践,镇党委班子成员与村干部多次在现场办公。据悉,金井镇将通过特色专项债项目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并在用地保障、政策指导等方面给予全力帮扶,要让这“山乡小院”的经验开花结果。
“咱这小院不光是个吃饭喝咖啡的地儿,更要成为传承乡村文化、连接城乡的桥梁。”张恒宇对未来充满信心。下一步,梓园山院计划新增30个标准化鸡舍,养殖5万只河田鸡;在水池旁建个阳光书房,让游客能静心阅读;还要联手本地茶企,盘活闲置资产做手工陶瓷茶器,推出一系列研学活动,让更多人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为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