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身边事·要重视】警惕:吊装作业致操作工手部受伤事故

时间:

2024年3月,湖南某公司机械操作工孔某在其工作的车间,使用行车吊运工件进行铆合操作时,左手未能及时从工件上松开,被底架意外压伤左手。事故发生后,孔某被班长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经诊断,孔某的左手伤势为左环小指绞压伤。

事故原因

一是行车设备可能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限位开关或紧急制动按钮,导致在吊运过程中无法及时停止,从而引发事故。

二是孔某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未及时将手从工件上松开,表明其安全意识不足。

三是车间现场管理存在疏漏,未对行车吊运作业设置有效的安全监督和防护措施,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孔某的不安全操作行为。

举一反三

此类事故常见于机械制造、汽车装配、金属加工等行业和场所,主要发生在涉及吊运、铆合等操作的车间。例如,在机械制造企业,工人在吊运大型零部件时,若操作不当或设备缺乏防护装置,易发生手部受伤事故;在汽车装配厂,工人在使用吊具安装部件时,若协调不当或设备故障,也可能发生类似的挤压伤害。

常见预防措施

设备管理方面

企业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行车等吊运设备,确保其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例如,安装限位开关和紧急制动按钮,以便在吊运过程中发生异常时能立即停止。同时,为设备配备必要的防护栏或防护网,防止人员误接触吊运中的工件。

人员操作规范方面

对机械操作工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行车及铆合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例如,培训员工在吊运工件时要确保手部远离吊运路径,吊运完成后及时松开工件。要求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专注,避免因分心导致操作失误。

作业现场管理方面

在车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吊运作业的危险。例如,在行车吊运区域设置“吊运作业,注意安全”的警示牌。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监督,确保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合理规划作业现场布局,确保吊运通道畅通无阻,避免因场地狭窄导致的安全隐患。

来源:市工伤保险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