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盐城沙井头遗址考古成果——西汉盐渎县城址揭开面纱

时间:

日前,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区沙井头遗址考古现场了解到,遗址发掘二期工程正有序推进,西汉盐渎古县城渐次揭开神秘的面纱。

沙井头遗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毓龙街道东关社区境内,地处江淮沿海东部古沙冈(东冈)之上。2022年3月,亭湖区毓龙街道申请对该地块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经勘探发现古墓葬群与汉代遗址。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市博物馆联合徐州博物馆完成沙井头遗址(一期)考古发掘工作,清理出元至明清时期墓葬、灰坑、灰沟、水井等众多遗迹,还发现规整的汉代道路、密集分布的水井、成规模多类型的排水设施以及房屋基址、散水等重要遗迹。2024年7月,国家文物局公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包含沙井头遗址在内的“江苏盐城盐业考古”成果入选,受到各界广泛关注。2024年8月至11月,盐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沙井头遗址东侧地块展开保护性清理与采集工作,采集到大量战国晚期至东汉时期的建筑遗存与器物,标本总量多达7万余件。

此次考古工作成果丰硕。沙井头出土的排水设施形制多样,保存情况较好,形成一套相互联系的排水系统,多属东汉时期。在沙井头遗址南部发现有两个相互连通的长方形灰坑,疑似淋卤坑,为研究早期制盐工艺提供了线索。遗址东北部地处贝壳堤之上,结合遗址情况看,汉代这里靠近海岸,生业模式可能与渔盐相关。结合《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初步推测沙井头遗址为西汉盐渎县城所在地,建筑遗迹可能为盐渎县官署性质建筑。

沙井头遗址的文物价值和文化意义重大。2024年2月6日,它被评为“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2023年度较为重要的发现”。江苏省考古院徐勇主任介绍,这里初步推测沙井头遗址所在区域可能为西汉盐渎县城所在地,遗址中各类建筑遗迹可能为盐渎县官署性质建筑,为厘清汉代“盐渎县”的建置、规模等情况提供了重要考古支撑。同时,它也是江苏省内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一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为盐业专设并直接管辖的行政机构,为理解西汉王朝对江淮东部沿海区域盐业资源的开发与盐业生产的统一管理提供了考古支撑。

沙井头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也面临诸多挑战。遗址本体保护受到人类活动与环境气候的深刻影响,周边人、车流量大,且盐城地区湿度高、降水多。针对这些问题,相关专家提出“科学规划—深化考古—本体保护—空间活化—阐释研究”五位一体的可持续路径。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建设规划,坚持“保护优先、最小干预”的原则,明确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功能分区。深化考古发掘与现场保护,进一步扩大考古范围,开展保护加固等措施,并进行数字化建档工作。

盐城沙井头汉代盐渎县城遗址承载着重要的历史、科技与社会价值,其保护与利用工作需立足系统性思维,兼顾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需求,让千年盐渎文脉在当代焕发新生。(撰稿、摄影丨王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