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脑卒中?3个前兆2个穴位要知道→

今天是世界预防中风日,我国每年有220万人因这种病致残。据《柳叶刀》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人目前第一大死亡原因是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中风”“中风”,出现哪些症状应尽快就诊?该如何预防?
我国每年有220万人因脑卒中致残
中风也就是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是由于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堵塞,导致脑组织损伤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负担重的特点。
全世界范围内,每6个人,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个病人因为脑卒中而死亡;每6秒钟,就有一个病人因为脑卒中而残疾。在我们国家,中风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三百,并且中风患病人群呈逐年上升和增加趋势。
如今,脑卒中已不是“老年病”,全世界25岁以上人群罹患脑卒中的终生风险为24.9%,在我国这个数字接近40%,即有四成的人从25岁开始就有可能发生中风。
识别早期症状及时救治至关重要:
脑卒中被称为“生命第一杀手”,以下8个信号你一定要警惕,做好预防:
突发、持续性头痛;
一侧脸或手脚麻木;
单侧肢体无力;
嘴歪眼斜;
突然说话不清;
恶心呕吐,伴随眩晕、眼花;
短暂意识丧失;
嗜睡。
专家提醒:“三高”或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以及长期大量吸烟、喝酒的人群,若出现其中任意1个信号,建议尽快到医院做颈动脉彩超检查,看看颈动脉是否狭窄、是否有危险斑块,从而尽早干预。
3个数字快速识别脑卒中
“1”一张脸:
看嘴角,判断嘴巴是否歪了,不对称了。
“2”两只胳膊:
两只手平伸、前伸,看力气是否一致,是否有单侧胳膊无力的情况。
“0”聆听:
听一听说话的声音有没有异常,语言是否有表达不清的情况。

图/央视新闻
这三个数字连在一起,是我们的急救电话“120”,就是在提醒大家,一旦发生这三个症状中的任何一个,都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求救,尽快到医院进行救治。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应让患者平躺或侧卧,头部歪向一边,避免呕吐物堵住呼吸道,安静等待救援,不要随意服用药物,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三类高危人群要小心
第一类:有遗传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的群体,比如有脑卒中、心梗家族史,生活中有吸烟、大量饮酒等习惯。
第二类:有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群体。
第三类:既往出现过心梗、脑梗的群体。
记住这几点帮你远离脑卒中
如果你日常生活中,具有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比如压力过大、慢性头疼、颈椎不适、熬夜等,可以试试这两个保健穴位,帮你远离脑卒中。
风池穴:
好处:帮助改善局部肌肉紧张,舒缓情绪,放松全身。
位置:枕骨粗隆,接近发际线处的明显凹陷,挤压时能感觉到酸痛。
操作方法:把左右手的大拇指,分别放在左右两侧的风池穴上,挤压2~3分钟即可。

图/央视新闻
翳风穴:
好处:通窍醒神、调气血。
位置: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处。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顺时针挤压2~3分钟。

图/央视新闻
小贴士:脑卒中的可控因素
对于已经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应规范用药,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住。
把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男性腰围应≤85厘米,女性腰围应≤80厘米。
及时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三手烟”。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并且要多吃谷物、蔬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每周运动3~5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对于中老年高危人群来说,也可以练一练八段锦,帮助调节植物神经,让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
脑卒中预防四核心
1.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负担重的特点。
2.三个数字快速识别:
“1”一张脸:看嘴巴是否歪了,不对称了。
“2”两只胳膊:是否有单侧胳膊无力的情况。
“0”聆听:说话声音是否异常,语言是否表达不清。
3.两个穴位帮你远离:风池穴、翳风穴。
4.可控因素:“三高”、肥胖、吸烟饮酒、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
来源/CCTV生活圈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秦松、陈忧子 通讯员:廖培金(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