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老游园“逆生长”,中山微改造让市民“出门入园”
最近经过中山市博爱路与悦来南路交界的市民会发现,路边一处曾经的破旧绿地已实现变身——杂乱的灌木丛变为平整开阔的草坪,园中加设座椅、健身设施等,景观疏朗,风格清新。
这是中山市城市“微改造”的最新成果。经过数月改造,这处名为“悦来南路东南角小游园”的改造提升项目于近日完工开放,成为城市的新景观、周边市民游玩休闲的好去处。

悦来南路东南角小游园。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从“蚊虫窝”到“遛娃胜地”
悦来南路东南角小游园旁,博爱路和悦来南路这两条中山中心城区“主动脉”车水马龙,园内却是另一番景象——绿草如茵,阳光穿过大树枝叶,变成光斑洒落在草坪上。时间在这里仿佛慢了下来。
家住小游园旁的潘阿姨见证了这里的变化。“现在干净整洁多了!”走在园中,她向南方+记者还原了这里的原貌:由于建设时间较久,这里原有的草木变得杂乱,引来不少蚊虫。

悦来南路东南角小游园改造前。
对于悦来南路东南角这处绿地空间存在的问题,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今年初进行调研时就发现,这个已建成近30年的老游园存在大树生长过密,遮挡光线、滋生蚊虫、影响植被生长,部分绿化植物老化、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此,该局随即启动了改造工程。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开工前,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曾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收到了群众反映的悦来南路东南角存在卫生死角等环境问题。项目开工后,群众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向该局发去表扬工单,表达了对该项目实施的感谢与肯定。
“原来这里以景观功能为主,通过调研和综合研判,我们决定在这里增加休闲活动等功能。”中山市城市园林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姣表示,项目涉及面积约5000平方米,通过优化儿童区、园路,增设坐凳、路灯等配套设施,并进行树木修剪、地形调整、增种开花植物等绿化景观“微改造”,打造“家门口”的高品质绿色休憩空间,让小区居民推窗见景色、“出门入园”。

悦来南路东南角小游园一角。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陈姣表示,该项目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和“花小钱办好事、办成事”。项目开展过程中,保留了小游园原有的大树和仍可继续使用的乔灌木,并在此基础上增加部分花木,达到园内四季皆有花的效果。同时,坚持简约原则,将原来破损的灌木丛更换为开阔的草坪,打通园内视野,消除了蚊虫滋生的环境,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明亮的空间。
周边居民潘阿姨表示,自项目改造完成后,社区里的蚊子变少了,大家有了休闲好去处、遛娃的“胜地”。
去年至今近3万平方米街头绿地“升级”
悦来南路东南角小游园的变化在中山并不鲜见。近年来,中山利用“街头巷尾”的边角空间,通过“微改造”的形式,打造了一批新景观。
据统计,从2024年至今,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累计牵头改造街头绿地面积总28700平方米,改造项目包括悦来南路东南角小游园改造(改造面积4800平方米)、悦来南路东北角小游园改造(改造面积5400平方米)、中山二桥桥下绿化景观提升(改造面积6500平方米)、卖蔗埔起义遗址改造工程(改造面积约4600平方米)、崩山涌(富湾路至康华路段)绿化改造提升(改造面积5600平方米)、人民桥桥底绿化改造(改造面积1800平方米)。今年下半年,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计划启动东苑南路转角位绿地改造(改造面积1600平方米)。
采写:南方+记者 雷海泉
【作者】 雷海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