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AI时代下的超级个体有多厉害?听听这场科创沙龙上大咖们的最新观点

时间: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吴雨虹

近日,由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市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中心)、杭州全球青年人才中心、MITCEO联合主办,西湖区科学技术协会、荣晟文化科技承办的“AI时代下的超级个体”科创沙龙在北高峰科学家会客厅顺利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70余位AI行业创业者、AI创投人士和AI产业从业者参与。

本次沙龙以一场关于AI赋能出海的深度对话拉开帷幕,由天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 Chris Li、峰瑞资本合伙人陈石、欧泰谱杭州负责人、前阿里巴巴市场高级专家“有熊”三位嘉宾带来精彩分享。

Chris Li先生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在活动中分享道:他们选择了一条几乎没有参照系的非共识赛道,从技术与产品驱动出发,构建了一套可支持“普通人一人出海创业”的量化电商模型。“我们不是靠懂经营,而是靠算法洞察商品与人群之间的匹配关系,让不会经商的人也能赚到钱。”他坦言,从1万美元做到1亿美元的利润,本质上并非增长神话,而是对AI技术与全球消费数据的深度理解与应用。他进一步分享道,当前团队通过独有的AI系统帮助创业者找到适合自身优势的出海类目,实现商品、定价、投放链路的全流程智能化:“我们不是在做电商,而是在重构电商团队的人力结构,让一个人可以完成传统6人团队的工作。”

峰瑞资本合伙人陈石先生则从AI发展的技术与应用周期出发,系统回顾了大模型爆发后的两年。他认为,当前AI技术已进入“下半场”,重点应从模型性能转向落地效率:“我们不缺模型,而是缺能真正帮助普通人提升效率的产品。”他指出,中国创业者未来的机会在于用AI重构产品体验、理解用户需求等方面。他特别强调:“AI真正的价值,是帮助每一个人重构自己的专业杠杆,成为真正的超级个体。”

欧泰谱杭州负责人、有着丰富品牌操盘经验的前阿里巴巴市场高级专家“有熊”也分享了自身在品牌出海中的经验。他指出,AI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品牌实现商品与内容的高速迭代,“出海最难的不是做一单生意,而是找到能持续赚钱的‘商品天赋’。”他认为,很多人把出海的失败归结为投放贵、竞争强,本质上是没有理解当地真实需求,“我们最关注的,不是今天能不能卖出去,而是这个品能不能建立起场景、建立起复购。”

第二场圆桌会以“AI Agent如何打造个性化智能助手,提升超级个体的生产力与创新力”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个体工作方式与协作边界展开深入探讨。本场对话由MIT中国创业者协会主席Andy主持,嘉宾包括天识科技CEO蓝大、eWTP科技创新基金投资总监灏文、阿里巴巴高级专家。

在开场话题中,三位嘉宾分别介绍了其在电商智能化、AI代理系统,以及AI投资实践中的探索路径。

蓝大指出:AI Agent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工具集合”,而是以结果为导向、对任务交付负责的“智能员工”。他分享了团队如何通过语言模型与流程编排构建出一整套闭环的商业工作流,仅用十几个Agent支撑起一个跨境电商平台完整的运营体系,真正实现了“小团队撬动大市场”。

灏文则从投资视角出发,强调AI Agent的核心不是代替人,而是帮助“超级个体”在特定场景中突破个体认知与组织协同的限制。他还以近年快速崛起的个人开发者生态为例,指出未来创新型创业公司将呈现“小而快”的趋势,AI正在降低创业门槛、重塑组织结构。

阿里巴巴高级专家则结合其在出海电商与AI产品开发中的经验,分享了AI在库存预测、商品投放、客服应答等环节的落地路径。他指出,AI对人才提出了“跨界协同”与“高频决策”的更高要求:“AI不是代替人,而是放大人的认知优势。”在他看来,一个工程师能否在AI工具的加持下打通设计、运营、管理等多个角色,将成为判断其商业潜力的关键。

(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