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个养老设施全部开工!武汉明年将实现每个街道有1家幸福食堂
8月12日,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道歌笛湖社区幸福食堂,前来就餐的居民络绎不绝,自今年4月升级开业以来,社区食堂不仅解决了辖区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更用优质服务收获了居民的赞誉。
歌笛湖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独居、空巢老人较多,不少老人存在“做饭难、吃饭愁”的困境。食堂投用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了可口的热乎饭。

社区老年食堂深受欢迎。
日前,武汉市开展的助企惠民办实事群众评议活动上,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24年,武汉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230.43万人,占总人口的24.08%,处于中度老龄化社会。其中硚口、青山、江汉区3个中心城区老龄化率超过30%,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聚焦养老设施建设,按照每个区配置一家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每个街道(乡镇)配置一家养老服务综合体、每个社区(村)配置一家养老服务网点的标准,推动构建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养老设施“骨干网”;同时,聚焦老年人“医食住行”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研究公布并推进实施助餐、助医、助洁、远程照护等37项居家养老服务,尤其在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上,通过购买服务、合作共建、委托开办等,探索中央厨房集中供、社会餐饮企业分散供、老年餐桌补充供等多元助餐方式,提升老年人就餐便利度。
近期,民政部门广泛收集社会意见建议,回应群众对“家门口养老”、多元化服务的迫切需求,确定了“加强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提质扩面”实事项目。
据介绍,项目围绕增供给、优服务,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确定设施建设的种类、数量、规模及布局,在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设施3700余处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推进新建23个街道综合体、30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15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65个老年人供餐点等共计133个养老服务设施。
据介绍,截至7月底,新建133个养老设施全部选址开工,已建成街道综合体13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16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9个、老年人供餐点54个,其余项目计划11月底前全部完成。届时,武汉市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将进一步健全,中心城区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基本建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会上透露,为进一步提升惠民服务温度,民政部门着力优化送餐服务,今年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补贴从区域服务到全市幸福食堂通刷通享,让老年人就近吃上热乎饭。截至7月底,全市幸福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近300万人次,部分幸福食堂成为老年人信赖的每日打卡地。
据悉,为持续完善养老设施网络,武汉市提出,到2027年力争推动公办养老机构、街道(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社会办养老机构等不少于100个养老设施项目落地,新增养老床位不少于10000张。对已建成养老服务设施项目,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市场主体承接运营,切实保证实事项目“建起来、用起来”。
在助餐服务覆盖面拓展方面,将因地制宜推进老年助餐设施建设,2026年底全市助餐服务设施不少于1000家,实现每个街道1家幸福食堂、每个社区1家老年助餐点、每个小区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
(来源:武汉城市留言板)